体验中秋传统 感受文化魅力

  《中秋节快乐》   吴玥莹作(六岁)(寄自荷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09日   第 11 版) 对身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来说,“中秋节”是“明月寄相思”的日子,是和父母一起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的日子,是吃美味月饼的日子……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秋节形式相较以往有所不同,但萦绕在心头的相思却是相同的。他们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怀,浸于方块字中,流淌于画笔下。   对喜欢中国文化、正在学习中文、希望了解中国的外国中文学习者来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独特的含义、习俗和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团圆”“丰收”等美好寓意更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三喜临门的中秋节   王素洁 (12岁)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往今来,许多大家有感而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中秋诗词。我很喜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能够平安,即使相隔很远,他们也都能看到同样明亮的月亮。   中秋节最必不可少的当然是月饼了,月饼也是我喜欢的食物。古时人们有拜月习俗,把月饼当成奉给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就把吃月饼作为团圆和思念的象征。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听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和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因为听了很多次,我已经会说给朋友听了。   今年的中秋节很特别,因为和新中国国庆节在同一天。对我来说,更特别的是,我的生日也是10月1日,可谓三喜临门!   中秋节这一天,我12岁了。相信在中国也有很多10月1日出生的小伙伴,祝福大家生日快乐!   (寄自荷兰)

线上课堂新尝试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除了采用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教材、《幼儿汉语》以外, 在2007年引进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快速识字、提前阅读”课题的科研成果《中华字经》《等级汉字》教材。

丹华学子——中华文化大乐园之旅

      2020年12月19日-31日(圣诞假期间),丹华共有4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这次活动打破了地域的限制,通过线上直播和录播的方式。丹华营员们学习热情一路高涨,顺利地完成了13天快乐文化旅程的探索。

丹华不寻常而又寻常的开学日

今年丹华新学年的开学日很不寻常。开学前发的通知内容格外多;防疫措施格外谨慎;老师们的备课格外仔细;上课遇到的问题也格外挑战!好在老师们提前和家长们做了充分的沟通,家长和孩子们一早来到学校,把孩子放心地交给带着口罩的老师,格外配合学校的安排。

丹华云课堂第二期开班!

丹华暑期云课堂于8月30日圆满结束,学员们收获丰厚。应家长们要求,丹华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其中云课堂第二期将继续开办《中华字经》班,《等级汉字》班和小小国学及经典绘本班,名额有限,报名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