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华文教育交流平台,实地感知中华文化,共同推动新时期华文教育持续发展

——记“2015年示范学校和华教机构负责人华夏行”活动

 李佩燕

概述

金秋十月,我和来自全球 20多个国家的115位华文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北京市政府侨办承办的 2015 年“示范学校和华教机构负责人华夏行”活动。活动分两个地点:北京和山西。10 月 13 日至 16 日在北京举办活动,为了使久居海外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切的感悟和理解,北京侨办精心筹划,在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举办了欢迎仪式和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在中国戏曲学院开办了国粹京剧艺术讲座,在百工坊体验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多项活动。17日至23日代表们赴山西,山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古迹在山西的民間遗落,文物在黃土地上散落,山西就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博物館,也是华夏文化的摇篮。代表们在山西上了一堂前所未有的生动的文化历史课。

北京华文教育论坛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司司长雷振刚在欢迎仪式上不仅对115名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到来表示欢迎,还就近年来华文教育工作者的杰出贡献表示感谢。他鼓励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坚守使命,成为新时期海内外华文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开拓者。

在北京活动期间,国侨办和北京侨办举行了华文教育论坛,代表们深入探讨华文教育的未来和发展。论坛上,多位校长和机构负责人表示:专业化教师在海外华文教育领域还非常稀缺,海外华文教育必须重视提高教师的华文教育水平。定期回中国接受系统培训非常重要。其实,国侨办已经联合各省市侨务部门,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机制,预计到2017年,实现对3万人次的海外华文教师进行系统的专题培训,并将对大部分教师进行考核认证。一些老师还认为:教材本土化也很重要,因此,在完善“通用型”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积极组织专业力量编写“适销对路”的华文教材及相关教辅读物。国侨办一直鼓励和支持海外各个华文学校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教学、网络教学、互动教学和新式快速教学,打造更多“网络华文学校”,让更多的华文教师和华裔青少年受益。另外,在提升活动内涵、提高活动成效上国侨办大力支持有实力的省市侨办、华文教育基地院校组织有地方特色的中学生艺术团组和少量专业艺术团组“走出去”,到海外举办“中华文化大乐园”, 开展中华才艺学生交流活动,把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活动送到华裔青少年的校门口。

我在华文教育论坛上发言,汇报了丹华学校近期的主要工作以及今年教师培训和夏令营的圆满成功,对国侨办文化司关爱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表示感谢!对参加会议的校长、机构负责人的工作精神表示敬佩!

在华文教育论坛上,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郭熙应邀出席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海外华文教育要开展大华文教育,要开展一技之长,开办特色的教学模式,这意味着华文教育要走向产业化。“一带一路”一旦成功,两者必双赢,不过,双赢的前提是需要双方语言的沟通,语言是一带一路的铺路基石。海外的华文学校需要培养能够与当地企业合作伙伴沟通的人才,帮助中国企业培养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华文学校提供的人才正是两国文化交流者的切入点。”“一带一路”是推动华文教育进入新高点的动力所在,但学校资金短缺问题是各校困难之处。郭熙多次表示,海外华文教育产业化需要推进。假如产业化成功了,就有了充足资金,不仅可以贴补家庭贫困学生,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开设奖学金,反而动员更多人学习华文。不过,会后部分代表表示:产业化是需要条件的,而且各国的国情不同,假如华文学校公益性立即转为产业化,短时间内将可能使大部分习惯公益性学习的华文学生放弃学习,或将会把家庭困难、热爱华文的学生关之“门外”。

北京十一学校的启示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由中央军委于1952年创办,是海淀区改革试点校。1995年3月开始正式运行“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为特征的“国有民办”制办学体制改革。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中示范学校。十一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常年有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近百名。学校在教学上注重“对话与交流”、教育上实现“沟通与理解”、管理上追求“效率与和谐”、文化上讲究“民主与包容”,是办学优质学校,十一学校已经得到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同。

我本人不仅非常赞赏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而且对该校学生可以针对学校、老师、学校管理、校长等提出各种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特别赞赏。同时也欣赏他们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一堂为我们安排的汉语短语类型的语法课,上得十分生动,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把汉语语法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难点、重点突出。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的互动都做得非常好,教学语言也幽默、生动。该学校校园规模大而漂亮,设备现代化,这比欧洲很多学校都要先进,同样是中学,北京十一学校的面积是荷兰一般学校的 10 倍以上,十一学校是我们在海外难以见到的中学。当我漫步在十一学校的校园时,看着这一座座高大上的教学楼,我脑海里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哀:海外华文学校的校舍一直是华文教育的瓶颈,只有创办者、开拓者才能深切感受海外租借校舍的困难!我心底在呐喊:我们何时何日能突兀见此高大上的教学楼啊!不过,在北京十一学校里,我看到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功和希望,我衷心地祝福她!

山西——展示中国古老而深沉的历史画卷

当我踏入有五千年文字记载的山西,一直被古老而深沉的历史和文化感动着。

第一站:曲沃晋国博物馆。令人震撼的是在该遗址的核心区域,发现了九组十九座晋国诸侯及夫人墓葬,十座车马坑,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两千件。该馆自2009年破土动工后,这座拥有中国商周时期最大车马坑的博物馆备受关注。我目睹出土战车48辆,战马105匹,这可是中国所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比秦始皇陵的车马坑早600年啊! 2014年10月1日晋国博物馆才正式开馆,我们现在就能一睹千件以上文物真品的展览,万幸![1]

第二站: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洪洞大槐树是历史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移民,被称为“世界移民之最”,多少年来,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古槐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圣地。我特意寻根祭祖,找到李姓的始祖为利贞、李耳。

第三站:山西临汾丰富的活动内容有:在山西师范大学聆听讲座;到临汾公园观看旗袍协会表演;参观闻名古今的尧庙。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学习《论语》者便知: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说:“帝尧作为一代君王是多么伟大!他像崇山一样高高耸立着,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尧就是在效法着上天!他像大地一样一望无际,民众无法用现有的词语来形容他伟大的德行!他真伟大,他的功业和所制订的礼仪制度是如此灿烂辉煌。”在尧庙,我心底仅一句话:伟哉!尧帝。

第四站:山西王家大院。赫赫有名的王家大院是民居艺术馆,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量宏伟,其建筑技术、装饰技巧、雕刻技艺可以说是超凡脱俗,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我站在王家大院的高处远眺,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艺术殿堂,十分激动。

第五站: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当晚我们观看了《又见平遥》的演出,令我感叹不已。《又见平遥》是一个致力于创新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大型实景演出,它讲述一个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演出结束后,我们几乎每个人都饱含热泪,生动的故事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第六站:华北屋脊——五台山。重阳节当天我们有幸登中国佛教首府,国际佛教文化中心五台山。其因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域,故而得名,它在2009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藏民族在此和谐共处,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国侨办“示范学校和华教机构负责人华夏行活动”最后在山西太原圆满结束了。十二天的华夏行,让华文教育工作者能在北京和山西实地感知中华文化,对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人文景观有了更深了解,大家更深切地感悟到中华文化使者的职责,衷心感谢国侨办和北京侨办对华夏行的精心筹划,我们将坚守华文教育的使命,共同推动华文教育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