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华2013年回顾

                                                                         晓雁 –

   一转眼,又到了“小龙辞岁,骏马迎春”时节。在马年那得得蹄声已清晰可闻之际,让我们一如既往再度回首,看看丹华在已逝的一年中,究竟又留下怎样的足迹?

赛场

   蛇年伊始,丹华一批优秀学生便已积极投入了由中国侨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社等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活动,这是丹华自建校以来,已连续参加多年的一个传统项目。近年来,随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参赛作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学生获奖人次和名次累计数目也已相当可观。在参加第十四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的学生中,既有一批“老面孔”,如高级语文班的连紫虹、王昭君、戴蓥皓、安晟、林姗等学生,也有一批像徐锐达、虞养正、陈欣迪这样的“新面孔”,这些“老将”和“新秀”所写的作文,不仅给作文大赛增添了色彩,也充实了学校专栏《桃李园》的内容。年仅11岁的徐锐达同学凭一篇《家乡上学记》获得了此届比赛的一等奖,也因此获得参加由侨联主办的暑期“亲情中华”夏令营活动。丹华学校由于每年的积极参与,再度获得作文大赛的 “优秀组织奖”。

   2013年春,荷兰中文教育协会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举办了第五届普通话朗诵/演讲比赛,这场两年一度的比赛也是丹华学生积极参与的重头项目。经过几场激烈角逐,丹华9位参赛选手有5位获奖,而且名次都在一、二名,他们分别是关祁南、威妮、王昭嘉、王子旭和裴玉。比赛结束之后,无论校方还是参赛选手,都非常感谢指导老师王岚的悉心教导,选手们也纷纷表示,不管得奖还是不得奖,他们都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考场

   2013年3月,丹华校长李佩燕和数位教师应邀参加了在AVANS大学召开的孔子学院2013新年酒会暨HSK考试工作会议,并接受了由莱顿孔子学院颁发的HSK考试优秀组织单位奖。李佩燕校长也和与会者分享了丹华教学与HSK接轨,通过HSK考试提高了丹华学生的汉语水平的9年历程与经验体会。丹华是全荷兰最早参加HSK考试的中文学校之一,历来非常重视这一考试项目。每年考试之前,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考前分级集训,并让参加集训的老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整理迎考心得体会,发表在《桃李园》专栏上与大家分享,今年郑淑萍老师和学生家长苏颖分别写下了自己对学生和孩子的辅导经验。 

   从2013年开始,HSK考试再度作出调整,从此迈入全新的网考时代,这意味着丹华的老师和学生们又一次迎来了新的挑战。不过凭着多年积累下的应考经验,丹华的学生和老师们很快作出调整,努力适应这种新兴的、现代的考试方式,此次又有36位同学分别拿到了2-6级HSK考试合格证书。

活动气场

   同往年一样,丹华师生的活动气场温馨而强烈:

   2013年夏天,丹华部分师生参加了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承办、江西理工大学协办的“2013中国文化行——完美江西客家营”夏令营活动。在两个星期时间里,在江西第二大城市赣州,在井冈山和庐山,丹华师生们度过了一段充满温暖、热情和不断惊喜的难忘日子。这次江西之行正如它的命名,是一段“完美之行”: 它让丹华师生走进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然后这片土地再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他们的心。

   遥远的“江西之行”刚结束不久,金秋10月,学校利用放秋假的间隙,部分丹华老师在校长李佩燕的带领下,踏上了德国波恩之行,专程前往波恩华侨中文学校听课取经,和德国同行们切磋教学经验。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这样的教学交流活动往往都是以听课和座谈方式展开,但此次在波恩友校却出现了一种形式上的变革:丹华《中华字经》课堂优秀教师林静“反客为主”,在波恩友校的课堂上,给初次见面的外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这种新颖的校际交流互动方式,令双方都觉得眼前一亮,相得益彰。

   为促进和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除了向外校老师学习取经外,学校也很重视校内老师之间的互动。建校十几年来,丹华每位老师可以说都有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意义重大,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桃李园》 专栏可以说为丹华老师的教学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蛇年岁末,丹华“新学年教学巡视”活动登场了,从11月初开始,一篇篇丹华各年级老师的教学心得,登上了《桃李园》专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为了把课上好,是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从小学部余小明老师的“浅谈读的教学”、张娜老师的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快乐学中文”,荣思佳老师的从词汇、句型到语段教学法,胡碎娟老师的掌握课堂每10分钟的教学法,到中学部张磊老师的“因材施教”和陈傲雪老师的写作教学等等,无不给大家以很大启发。老师们的一篇篇教学心得体会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教学技巧,还看到了老师们对教学、对学生所流露出的那份爱心,比如邓成老师寓教于乐的幼儿课堂、龚旋旋老师“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刘梅岭老师的“细心了解每一位学生”、颜凤琳老师的“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其实都在强调耐心和爱心的重要性。厦门大学教授、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李明欢曾对丹华老师曾提出:在海外从事华文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学技术,而是对这份事业的爱心、对孩子的爱心。值得欣喜的是,在丹华老师们身上,已体现出了这份爱心。

   马蹄声声报春到,在马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们真诚希望,丹华师生在新的一年里,无论是教与学,都能取得更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