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华国学课堂正式开讲

随着丹华新学年红红火火开场,由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与丹华文化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荷兰第一个国学课堂——丹华国学课堂也正式开课了。9月5日,共有二十多位学生来到国学课堂听课,丹华主任黄音、校长李佩燕等学校领导也于开学际百忙之中,专门抽空上国学课堂向师生们表示祝贺。

国学班由原丹华高级语文班老师赵艳授课。在开学第一课上,赵老师首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丹华国学课堂的缘起,解释了什么是国学、为什么要学习国学以及如何学国学等问题,让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学生们对国学及国学课堂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国学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国学太“高大上”,一说起国学就敬而远之;有的人则觉得国学太遥远太古旧,与现代生活脱离;在海外,更有一种声音认为,孩子们好不容易学点中文,能说会听就就不错了,学古诗文有什么用?所以国学班开班,首先要为国学“正名”,让学生从正确视角、平常心态去看待国学,接受国学。

我们都知道,国学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学国学就是学最精粹、最优秀的中国文化。在海外,我们不辞辛苦把孩子送入周末中文学校,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习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所以识文断字还只是一种技能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导向文化学习和文化认同。如何在周末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中国文字和文化,一直是丹华中文学校孜孜不怠的追求。多年前,丹华在《中华字经》发明人郭保华教授的指导下,推出了《中华字经》班,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最多的字。而今,丹华又在国学专家金海锋教授的指导下,推出国学讲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好的中国文化。从文字学习到文化传播,丹华都在力求做到最好,这也是作为一所海外华校应有的自觉和应尽的义务。

国学课堂采用的是金海峰教授国学团队在长期国学传播过程中研发出的“诗书礼乐”国学教学体系,让学生们通过每周“诵诗、习

字、演礼、赏乐”的方式,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地学习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渐渐“改善谈吐、锻炼文笔、修炼举止、陶冶性情”,成长为一个兼具东、西人文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华人。在最初的两堂国学课的“诗、书”部分,同学们已经开始学习《三字经》和《大学》。在“礼”方面,他们主要学习《弟子规》教导的为人子弟之礼,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在“乐”方面,学生们欣赏了《诗经》名篇《蒹葭》以及由其演化而来的歌曲《在水一方》,并在教师节之际学习感恩,学唱《感恩的心》及其手语表演。

金海峰教授在指导时曾再三提及,国学班在传授传统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将传统文化现代化,不能脱离当今生活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实无所不在,如何结合现实生活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如何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国学班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学习和推广国学的道路还很漫长,有了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这个无私而坚强的后盾,丹华人已充满信心地迈出了第一步。在新的一年里,国学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将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努力提高修养,共建一个温暖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