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ed on
- 教学论坛
- 491 Views
今年二月中旬,一场罕见的十一级大风席卷了荷兰。大风所到之处,满目狼藉,断树破瓦,比比皆是。疫情期间再加上自然灾害,让大家的心情都有些低落。这周六来上中文课的孩子们脸上都略显不安,也缺少了往日欢乐的神采。
当天的中文课我们本来是学习“尧舜禅让,禹启世袭”的识字内容。但鉴于此情此景,在课文的基础上我特别加入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我用图片展示了狂风暴雨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情景,让孩子们了解到各种风暴的特性,以及在大风天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但除却糟糕的体验,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学会转换思维,看待事物要有两面性,即使至暗时刻亦会能找到一些光明。
于是我顺势引入了《大风吹》这个绘本故事。并和孩子们约定学完故事后,到室外体验一把被大风吹的感觉,当一回书本里的“小风神”。
在课堂上,根据故事情节,孩子们都分配到了各自要扮演的动物角色。还根据角色特点,排演了“动物体操”。
当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带着面具头套,欢呼着“大风,我们来了”,争先恐后地投入到风的怀抱。
在大风中,孩子们一人拿着一条彩带,随着老师在风中奔跑。体验与风共舞,彻底放飞的感觉。
奔跑中的孩子们演绎着绘本故事里的情景内容,被风吹得跑起来的都是”漂亮的伙伴”。
课后有孩子说:老师,被风吹着跑,我跑得更快了!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一扫来时的阴霾。我眼前泛起的是一座座暴风雨过后的彩虹桥,分外明艳动人。
除了大风天的情景教学,在阳春三月,我们也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比如说在教授中文课本第一册第11课《认方向》中,我们先学习了课文内容,并加强了对“东南西北”四个生字的认读。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低幼龄孩子对这四个方向基本没有什么概念。
因此实地操练,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和消化课本中的知识就很有必要。
我们来到学校的操场上,阳光和煦,正是教学体验的好光景。我带着孩子们按照课文内容描述的方位,先是面向太阳, 确定好东方,然后依次找到其他三个方位。
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记忆,我们同时还将之前所学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也进行了复习。学生们根据老师指令,如先向东跳三下,然后往西跳五下。之后往北往南各跳若干下。老师可以根据情景随时变动指令,多次反复。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地就熟悉了这四个方位。
联想到之前中华字经“天文”识字课里教授的“斗柄指航”识字内容,老师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指南针,就是古代的“斗柄”,也叫“司南”,和同学们一起观察指南针指示的方向,进行了快速找方位,南北投圈比赛等活动。
此外孩子们还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找到了不少彩蛋和榛果。
当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还意犹未尽。都说:老师,这个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回到教室,余兴未了的孩子们又跟着老师一起制作了“东南西北”的折纸小手工。并互相轮流指认和选择着折纸上展示的方位词。
欢乐的课程结束了,但教学路上的探索还任重道远。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如果设计合理、引用得当,把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活动中进行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你的课堂在下一秒就嗨翻,同时还能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文/李卫
编辑/丹华《桃李园》微信平台小组
图/丹华师生们
制版/张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