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华是怎样破解华教难题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聂传清
《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8月08日 第 06 版)-
汉字常被认为是汉语学习最大的难点,认字、写字和写作,被海外学生视为中文学习路上的“三座大山”。如何移走这“三座大山”,轻松学习中文?
不久前,记者随中国侨联主席林军率领的中国侨联访欧团来到荷兰考察华文教育,了解丹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丹华破解华文教育难题的根本做法在于改革,这为海外华文教学带来了不少启示。
改革,需要心胸和眼光
“多年来,海外中文教学一直在崎岖的道路上前行。” 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研究员郭保华说,用英语的方法教汉语,直接导致了“汉字难认、汉语难学”。一年仅学习100多个汉字,五六年级学生离开拼音不能读书,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子弟学习中文的常态。
丹华校长李佩燕说:“丹华认识到了这一点,一直在寻找新理念和新方法。”
丹华,全称“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自2000年创办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近600名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部学制齐全的华文学校。回顾10多年走过的路,李佩燕认为,“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
此前,丹华一直沿袭传统的办学和教学模式。直至2006年,中国侨联欧洲华文教育研讨会在荷兰召开,丹华大胆采用了会议提出的“中华字经”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中国侨联副秘书长林佑辉认为,“中华字经”是从根本上对传统的变革。这种改革的难度是极大的,别的不说,仅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就让人生畏,何况还有教材、教学、教师等一系列问题。“可是,有一所学校就敢冲破这重重阻力,给欧洲以及全世界的中文教育树立起了典范。这所学校就是丹华。”
现在,丹华已经完成了《中华字经》教学的探索阶段,一整套教学方略已经形成。李佩燕说:“这次尝试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你把心胸打开,那些不理解、悲观之语只是一小撮盐,放进大海就不算什么了。”
改革,需要教师们的探究
李佩燕说,“在那场改革中,丹华大部分的老师和我结伴同行,一起面对难题,一起探究解决的方法,还有一些家长也不断以孩子们的进步鼓励我。”
“中华字经”教学法有别于拼音识字法,是以“认、读”为首务,通过让学生反复记读一篇篇不重字的韵文,达到在短期内“便识天下字”的目的。
记者在荷兰见到了宋雅真和她的儿子。宋雅真说,《中华字经》教学出现了预期的效果,她的儿子5岁时就能认4000个汉字。
林静和赵艳是丹华小学部和中学部的老师,是《中华字经》教学的实践者。
林静认为,在教学中巧妙、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会更具体、形象,印象也更深刻。如“蹦跳撑杆”一句,她让学生站起来,将手撑在桌子上用力跳跃,问:“为什么蹦、跳是足字旁?”学生回答:“因为是用脚跳!”再问:“为什么撑字用提手旁?”学生齐答:“要用手撑!”接着,她又模拟其他姿势,学生们明白了其中奥妙,归纳出表示脚的动作,如“跨、跃、跑、跳、蹦、跤”等汉字都用足字旁;表示手的动作,如“撑、排、拉、摔”都用提手旁。
林静在总结体态语的作用时认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亦形于体。声体呼应,相依相生”。
“过去,我们把读书狭义地理解成了‘看书’,其实回归其字意,书还是要‘读’出来的,尤其是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赵艳认为,海外学生大多缺乏汉语环境,因此,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训练场所,《中华字经》“撬”开了学生们的嘴,让他们大着嗓门读书,大着胆子演说。
赵艳深有感触地说:“《中华字经》把我们带入了一片新的教学天地,它让我豁然开朗:书,原来是可以这么教的;书,本来就应该这么教的。”
改革,需要中国力量
新理念和新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丹华学校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先后有500多名学生通过国家汉办的汉语水平考试,有的还过了六级。丹华得到荷兰侨社的好评,被海外华文教育人士誉为“欧洲华教第一校”。
李佩燕说:“丹华今日的新气象,是郭先生带来的,是中国侨联带来的。中国侨联不但推介以《中华字经》为核心的‘快速汉语’,安排丹华教师到北京进修,还送来了教材。郭保华等专家花了3年时间,用4000个汉字编写成一套识字韵文《中华字经》,没有一个字重复,四字成韵,朗朗上口。这是我们要感恩的。”
李佩燕表示,在海外办学不易,缺教室、没师资、少教材,可谓困难重重。因此,她殷切希望能得到中国国内各方人士、各方力量的鼓励和支持。
据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郭敏燕介绍,从2003年开始,中国侨联先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等国家推广以《中华字经》为核心的“快速汉语”教学法。目前,马来西亚有700多所学校(包括幼儿园),1万多名学生在使用《中华字经》学习中文,在加拿大埃德蒙顿、美国洛杉矶和英国格林威治的一些中文学校也采用了这一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