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第一届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经过历时1年多的筹备,在线举行筹备会,征集微课视频,组织参赛,于2021年1月19日在线上隆重举行颁奖典礼,圆满收官。此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选手的有效作品156份。
全球华校联盟 2020年12月31日,丹华校长李佩燕作为嘉宾出席了“全球华校联盟”成立仪式,并在成立仪式后半段的华校治理高峰论坛上做了题为《丹华办校的道与术》的华校治理经典案例分享。
赵嘉丽 (15 岁) 时间穿梭而过,不知不觉间,2020 年已成过 往。回看这一年,它的不平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 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想到被疫情吞噬掉的 生命、被迫倒闭的企业以及失业的人们,让我似乎 看到一个张开魔爪的怪兽在肆意地伤害人类。 2020 年 3 月,荷兰开始实行相关措施,爸妈 不能出门工作,我们不能回学校,但庆幸的是学 校开设了网课。在这一年里,我从初三升到了高 一。老师给我们“打预防针”:“高中的课程不比 初中,需要你们具备自律的学习精神……”我在 心里给自己打气,不管什么困难都要想办法克 服。如何上好网课也是一个考验,我定了一个 16 字的自我要求——准时上线、专心听讲、积极提 问、认真作答。渐渐地,我适应了高一紧张的学 习过程。考试周前,我制定了复习时间表,可喜 的是成绩不错,冲掉了疫情的压抑。还记得爸妈得知这个消息时,准备了我爱吃的菜,脸上洋溢 着欣慰的笑容,并对弟弟说要向姐姐学习。 利用课余时间,我在网上了解有关疫情的各 类新闻。在这一场全世界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 国全国上下一条心,涌现出很多让人敬佩的英 雄,他们的事迹感人肺腑、鼓舞人心。 说到 2020 年,它的故事就如电影般在我的脑 海里一幕幕呈现。我想,这一年给我们上了一堂 课,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我看到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几种疫苗问 世,希望疫情能早日消散。 2021 年已经闪亮登场,黑暗中的曙光即将到 来。正如妈妈所言:“2021 是牛年,牛马年好种 田。”我也相信,大家都努力耕种,让我们期待好 的收成吧。
王心妍 (13 岁) 2020 年圣诞假期,学校放假 了。我从手机上翻看有关疫情的 消息,往事就像一部电影,在我 的脑海里播放,将我的思绪拉回 到我第一次看到有关疫情新闻的 那一天,当时我感到十分恐惧, 因为对未知的危险感到害怕。 因为疫情,我们得待在家 里,过节都不能和亲戚、朋友在 一起。这让我感到很遗憾。今年的中国除夕夜,也不能像以往一 样热闹。 特别感谢那些无偿付出的抗 疫英雄们。他们在抗疫一线与病毒 斗争,而我们则在家里为他们加油。 2020 年这趟列车行至了终 点 ,希 望 那 些 痛 苦 、悲 伤 都 留 在 这 趟列车上。我的新年愿望是疫情早 点结束,大家开开心心。
《中秋节快乐》 吴玥莹作(六岁)(寄自荷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09日 第 11 版) 对身在海外的华裔青少年来说,“中秋节”是“明月寄相思”的日子,是和父母一起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的日子,是吃美味月饼的日子……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秋节形式相较以往有所不同,但萦绕在心头的相思却是相同的。他们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怀,浸于方块字中,流淌于画笔下。 对喜欢中国文化、正在学习中文、希望了解中国的外国中文学习者来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独特的含义、习俗和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团圆”“丰收”等美好寓意更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三喜临门的中秋节 王素洁 (12岁)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往今来,许多大家有感而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中秋诗词。我很喜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能够平安,即使相隔很远,他们也都能看到同样明亮的月亮。 中秋节最必不可少的当然是月饼了,月饼也是我喜欢的食物。古时人们有拜月习俗,把月饼当成奉给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就把吃月饼作为团圆和思念的象征。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听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和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因为听了很多次,我已经会说给朋友听了。 今年的中秋节很特别,因为和新中国国庆节在同一天。对我来说,更特别的是,我的生日也是10月1日,可谓三喜临门! 中秋节这一天,我12岁了。相信在中国也有很多10月1日出生的小伙伴,祝福大家生日快乐! (寄自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