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致叮嘱 共献寸心丹——记丹华教师访问团7月访华
赵 艳 – [编者的话]
今年7月,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接受中国侨联、中国侨办邀请,再度组团访华。在7月10日至19日访问期间,侨联为访问团悉心安排了教育讲座、旅游考察等系列活动,让团员们度过了一个充满热情和激情的7月。侨联活动结束之后,部分团员又在大连接受了由国侨办主办、辽宁师大承办的“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桃李园》专栏从本期起,将陆续发表访问团的访问报道和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这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2012年7月,适逢中荷建交40周年,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接受中国侨联、中国侨办邀请,再度组织教师访问团踏上访华之旅。
在为期10天的访问活动中,访问团先后到访内蒙、北京和大连三地,在侨联的热情关怀和精心安排下,团员们不仅饱览了祖国辽阔壮美的河山,领略了各地醇厚的风土人情,更感受到了祖国对海外游子的关爱,尤其是对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访问期间,除中国侨联外,中国侨办和人大侨委会也予以访问团团贵宾式的款待,令团员们感受到回娘家般的亲切与温暖。
中国侨联
7月15日晚,中国侨联副秘书长、海外联谊部部长林佑辉和文化交流部副巡视员郭敏燕代表侨联在侨胞之家“华侨大厦”宴请了刚刚结束草原之行的丹华访问团。老朋友相见,气氛分外热烈,林部长在宴前作了轻松而亲切的致辞。他说,很高兴跟大家重聚北京,他刚才跟黄音主任聊天时,黄音主任还在重复那一句话:“老师们太可爱了!她们的精神概括起来就一个词——奉献。”而丹华就是在这个词下构起的一个团结友爱、令人感动的集体,所以侨联一直以来把你们当作朋友,当作支持的重点对象。此次访问团来华正逢中荷建交40周年,他希望访问团员们能作为文化纽带,为中荷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也希望通过丹华带来的荷兰朋友,能使中荷友谊源远流长。接着,林部长谈到了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不易性和重要性,因为中国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餐桌上的南瓜菜雕,就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但荷兰朋友可能就无法理解南瓜里怎么也会有文化,所以老师们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能做出很大的贡献。林部长还回忆自己在15岁这个充满梦想的年龄回到祖国,而我们的祖国也实现了很多的梦想:比如08年的奥运会,这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比如当年毛泽东主席写下的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解读了,现在我们的神九与天宫对接,我们的潜艇能下到海底7000米。林部长鼓励大家说,现在你们从事的正是教育这一伟大工程。终有一天,中华民族会实现梦想,跻身世界强大民族之林,感谢你们在海外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
宴会上,访问团团长李佩燕代表全体团员衷心感谢侨联,感谢林、郭两位部长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她说,这次我们如愿以偿来到内蒙大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笑脸,听到了草原的声音,住到了草原的毡房,尝到了鲜美的奶茶,最高兴的是我们终于在大草原骑上了骆驼和骏马,辽阔的蒙古草原洗涤和激荡了我们的心。这次访问活动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祖国对海外儿女的关怀。李校长追溯往事:自2007年丹华教师受侨联邀请赴京参加中华字经培训之后,丹华的教学有了质的飞跃,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久前学校遭遇校舍问题,但最终克服难关,又前进了一步。李校长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活动,让老师们打心里面感受到祖国对我们的关怀,今后更努力地工作,把教学质量提高得更快更好。李校长还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经过长久准备,旨在促进中荷文化交流的丹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终于正式成立,该中心在鹿特丹南部设置了一个教学点,从周一到周五上课,这意味着丹华在海外华文教育方面又迈进了重要一步。郭敏燕部长闻讯深感振奋,马上为丹华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访问团嘉宾、丹华律师顾问Anton Rhijnsburger也即兴发表感言,他首先感谢了侨联邀请他参加这次访问活动,接着又回顾了与丹华结缘的经过,他说他很惊讶中文学校有这么多的老师在为华文教育作奉献,也很高兴看到荷兰社会越来越接受中国文化,他为自己能从他的专业角度来帮助中国人而感到高兴。
在宴会上,老师们也看到了丹华的老朋友、《中华字经》发明人郭保华教授。在宴会之前,侨联特别为郭教授和老师们安排了一场座谈会,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和交流中,郭教授和老师们就《中华字经》的教学理念、方法和问题等展开了交流讨论,老师们深感受益。
中国国务院侨办
7月16日中午,国务院侨办文化司司长雷振刚、副巡视员汤翠英设宴招待了丹华访问团。雷司长的讲话体贴而温暖,他说,我们都知道,各位老师长期在海外从事教育工作跟国内不一样,国内是正当的职业,而你们在那里更多的是尽责任尽义务,诸多艰辛,很多人未必知道,所以我代表国侨办及我的同事向大家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中国侨办是你们的娘家,今后无论大家是希望回来充电,还是回来学习培训、旅游观光考察,我们这里都是你们的娘家。
雷司长还说,海外华人有三个特点——分布广泛、人员巨多、血脉亲情及文化一脉传承,这是其他民族学不来的。这么多年来,海外华侨华人虽然远离祖籍国,却一代代能讲自己的民族语言,家庭社会中还能沿袭传承跟中国大陆基本类同的文化理念和家庭氛围,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华文教育,可以说华文教育居功至伟。华人之间能讲大体相同的同宗语言,有基本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华文教育是根本纽带、基础中的基础,所以能把根本、基础东西做得很好的人,就是值得尊重的人。他表示,华文教育事业不是个人事业,而是民族事业,是一个有益于我们的孩子一代代茁壮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的事业,所以中国政府很关心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所以我们愿意在国内坚守阵地,为包括在座各位的海外老师们协调一致,为这份美好的事业做出共同努力。
因为访问团部分成员在访问结束之后,还将在大连接受由国侨办主办、辽宁师大承办的“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所以雷司长还特别祝大家在东北辽师大的培训有所收获。
雷司长的随和、风趣令访问团员们很快打消拘谨,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最后双方共同举杯,祝愿海外华文教育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人大侨委
7月17日中午,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招待并宴请了丹华访问团。会见和宴请分别在台湾厅和上海厅举行,出席会见的有侨委会副主任委员喻林祥、办公室主任张聚宁、法案室副主任魏永乐等。张聚宁主任主持了会见活动,她为大家介绍了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同时也向出席此次宴请的两位侨联领导林佑辉和郭敏燕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把这样的团队介绍给他们接待并会谈。
据张主任介绍,喻林祥副主任委员不仅是一名上将,还是一位尤以格律诗见长的著名军旅诗人,曾出版了一本以“蒲阳”为笔名的诗集《戍楼诗草》。喻将军的谈话儒雅谦逊,虽然他一再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介武夫,但在他的谈吐之间,却掩不住一股书卷之气,显示出深厚的国学功底。喻将军首先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对访问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华侨委的主要职责——其中之一是依法保护华人华侨在国外的利益。接着他便跟大家聊起了丹华,令团员们意外又感动的是,喻将军在会见前认真地做了准备工作,专门查找了丹华的资料,所以说起丹华的情况,竟是十分了解。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丹华能在短短十几年内,在海外取得这样的规模和成绩,这很不容易。令他最感兴趣的是丹华的4字校训——“勤、诚、礼、爱”,这显示出丹华创办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和追求。喻将军随后就“勤、诚、礼、爱”四字引经据典展开阐述,并在最后总结说,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中华民族的魂,所以你们做的是一项留根工程,帮助海外华人把根留住,你们做的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在上海厅的宴会上,有“才女”之称的张聚宁主任禁不住丹华老师们的恳请,再度为大家作了诗朗诵。5年前,张主任也曾以一段优美的朗诵,在人民大会堂欢迎赴京接受培训的丹华教师团,给丹华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一次,她为大家朗诵了喻将军的一首诗——《过界山达坂》:“大漠风砂暗昆仑,四顾茫茫草不生。脚踏彩云空悠悠,车行古道路绵绵。乍晴乍雨六月雪,时暖时寒五更冰。忽报前山六七千,将士挥手过天庭。” 激情的朗诵不仅赢得了听众们的热烈掌声,也让他们深深为戍边将士的豪情与气度所折服。
在北京的三天时间里,侨联也为访问团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八达岭古长城、北京的胡同、宋庆龄故居、798艺术区、老舍茶馆,一处处无不让团员们深切感受到北京这座古老又现代城市的魅力。访问活动最后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美丽的旅顺港,团员们参观了日俄监狱,这座承载国耻的建筑给老师们深深上了一课: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不会蒙受欺辱和苦难。
9天的旅行很快结束了,但老师们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一段旅行的结束,也意味着新一段旅程的开始。在这次访问活动中,侨联、侨办和人大侨委的盛情让老师们既感动又感恩: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却因从事了一项不平凡的事业,就受到了祖(籍)国和政府如此的关怀和重视。正如喻将军的另一首诗《边关行》中所云:“殷殷致叮嘱,共献寸心丹。”无论是侨联、侨办还是人大侨委的殷殷叮嘱都在告诉我们:海外华文教育是一项漫长而艰难、重要而伟大的工作,但是无论怎样,我们的身后总有我们的祖(籍)国和人民在支持我们。有了这样强大的娘家和娘家人作后盾,在今后华文教育的新旅程上,相信我们即便遇见“前山六七千”的超高难度,也会有“挥手过天庭”的豪情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