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文课堂之教学语言设计

林静 –

教学语言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充满韵味的优美教学语言将赋课堂教学以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应怎样精心设计与快速识字教材《中华字经》相符合的、最能体现节律美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感受字经魅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好、最快的识字效果呢?下面我以教学步骤为主线,以其中之教学语言设计与安排为重点来谈谈个人对字经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导入语创良好开端

创设情境在整堂课中起着铺设悬念,激发兴趣与求知欲的作用。此时,教师的言语速度与节奏都不易太快,并要充分利用富于情味、形象的表达方式,使教学语言富“童趣”与“甜真”。通常当字经内容直观形象时,我会利用小故事、谜语、或通过图片提问等等来设计导入语;反之,对于一些抽象不易懂的字经,我会试着用歌曲填唱,或分析比较字宝宝的形状等游戏来设计导入语,效果良好。当然,方法的运用与效果最终离不开与之合拍的教学语言,举一实例:填字经于儿歌导出新课,如儿歌《新年好》、《闪烁小星》、《两只老虎》等等。

师:小朋友,这节课啊,老师想和大家先来唱唱歌,你们喜欢吗?(师生一起唱原儿歌)

师:小朋友唱得非常动听,简直像一只只小夜莺。老师也想做一会儿小夜莺,和你们一起唱,但小夜莺老师想用黑板上的这些字宝宝来和大家唱,怎么办呢?(生:我们学会读,就会唱)

师:对了!那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字宝宝,然后再一起唱,我们还要进行比赛,看哪只小夜莺学得最快,唱得最动听!这只小夜莺将会得到一张小贴图。(此时,学生会表现得异常兴奋,并迫不及待想把生字学会。)

如此简单的教学语言设计,就能使一堂课在良好的开端中拉开帷幕。

二、把握聆听规律,调节教学语言

研究表明:儿童的聆听注意力周期很短,最多只10分钟左右。字经课堂中,我们应善于根据这一规律,延展学生的注意力周期,并在两个周期的间歇点设置轻松、诙谐的教学步骤让学生放松,为顺利进入下一个注意力周期作铺垫。根据规律,我充分利用这前10来分钟,也就是一堂课的前四分之一时间,让学生掌握读音,建立音序。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美的熏陶。以口齿清晰、极富节律美的顿音,为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与领读,不但能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中华字经》朗读的兴趣,为识字作下铺垫。

在范读与领读后,师应通过接龙读的教学步骤循序渐进地放手让学生开始独立读,从师读三字,生读一字,逐步过渡到生读三字,师读一字。此时的教学语言应掌握节奏的适度,和整体的和谐感,并根据学生的消化接受能力,不断灵活变化。

通常在生够熟练时,我会加快并变化接龙节奏,对学生进行快速精读训练;反之,生觉困难时,我便改变音调,时高时低,以缓慢的音调变化来刺激他们的听觉神经,使其多次重复练而不厌;在生疲倦时,我会用突如其来的表情变化朗读,通过刺激视觉神经来调节疲惫状态。就这样,在节奏、语调、表情不断变化的接龙模仿游戏中,他们的脑神经不断接受着各种外来变化的刺激,不但感觉不到枯燥与累,且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与朗读积极性。教师通过巧妙的语言变化,可使课堂教学频率与学生思维脉动维持在同一共振波段上。最终,学生会熟练掌握每一个字音,并在脑里建立字经的音序。当然,教师语言的每一次变动,都离不开其对学生状态的洞察。

三、从方便理解记忆角度设计语言表达

当教师在课堂上表达轻松、浑洒自如时,学生也一定听得轻松,反之,教师表达得笨重,语气、语调机械,轮廓不分明时,学生也一定会感到吃力、疲劳。所以教师能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恰当的、具引导启发、鼓励性和连接性的教学语言来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1. 从“诵”到“背”过程中的语言设计

在熟读每字每句后,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整地去练读,这个环节中的教学语言起引导、连接还有鼓励作用。通常,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佳期已过去,开始疲倦。教师“你说他做”的语气已不再受欢迎。于是,我通常用游戏引导语和体态语来带领学生用变节奏、变手势、变声音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朗读,这样既使学生身心放松,增加活力,又让其津津有味地进行“再读”。例如每次律动念一段字经前,不再用单调的“师指挥生照做。”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游戏引导语:

师律动念:请你跟我这样做!生律动答: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律动念:青蛙妈妈跳跳跳! 生律动答:青蛙宝宝也来跳!

然后师生开始一起用各种动作和节奏来练读字经。念引导语时,律动动作可

为:拍手跺脚,或者动物手势等等。

这种游戏式引导语虽简单,但富有号召力,在经教师的巧妙弹拨后,会迅速并强烈地激起学生心头的回响,让学生完全不觉得在完成任务,而是和老师一起愉快轻松地玩耍,从而为下一个步骤作了很好的铺垫。

2. 冥想背诵时的教学语言

这一环节,先以字头为重音的形式读,让学生熟记字头后,再通过听字头,闭眼冥想并背出整句,来增强对每个字的记忆。此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干脆有力的。生在听到每个字头后能敏捷反应并在冥想中迅速念出整句。师念字头的语调,从开始的缓慢不断重复到最后的快速而富弹性,紧紧抓牢学生的情绪、思维、注意力与抢答的积极性。紧张激烈的抢答环节,即从“诵”到“背”的教学过渡环节,会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而后,在冥想背诵与挑认生字两步骤间,即两个注意力周期的间歇点,我往往运用之前所谈的体态语,插入一个轻松诙谐的教学步骤——在体态语律动的辅助下背出韵文。

3.识记生字环节中的的教学语言

识记生字是整堂课的核心目标,在模块内挑字时,学生的思维同样应紧跟教师的声音,教师则应目中有人,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反馈,并不断调整自己言语的谐频,让教学语言之箭,稳稳射入学生思维的靶心。如学生跟不上,迷失了思路,教师应从他茫然失措的眼神中尽快看出倪端,并用启发式的语言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步骤我往往用带节奏的启发语,比如用布熊猫挡住一字:

师: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

猜第二个字时,师: 谁、谁、谁?

猜第三字时,师:我(停顿)——又是谁?

师挑生字时的引导语,必须有快有慢,有紧有松。语气的适当拉长,能提示学生这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了,而拉长的语气又会设下悬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反之,快速短促的语气,会提醒学生,思维要开始进入极度活跃状态了,应提高反应速度。如:挑兵遣将,挑挑——挑。第二个挑字,应适当拉长;第三个挑字,应非常短促而有力。

当学生快速敏捷地在最后一个“挑”字后,说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应以激励性的语言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更兴奋的去配合你的引导快速集中注意力去认下一个生字,并始终跟着你的思维走。这样,在紧张、激烈、兴奋的抢答中,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快速识字,得以完美实现。

总而言之,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言语设计是否艺术性与一堂课成功与否是不可分的。一旦教师及时捕捉到了学生反馈信息,做到教学语言上的最佳调适,增强了针对性和应变力,并与学生思维积极配合,课堂气氛便会渐入佳境。